智能制造是对传统制造业的一次全方位数字化升级,也是通过强链延链巩固提升我国全球制造业大国地位的重要抓手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在政策支持下,智能制造的建设已然步入深水区。
制造业如何与先进技术实现深度融合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了解到,犀牛智造深耕于服装产业数字化升级领域,建成基于数字原生的云端制造体系,实现了服装行业的长尾供需精准匹配。犀牛智造通过消费互联网及工业互联网的深度链接,实现了基于服装行业全要素数据洞察的按需定制模式,并且首创了云计算时代的全套工业软件技术体系。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巨大的供需矛盾促使行业迫切需要生产高度柔性(批量“小”)、市场反应迅速(交付“快”)、供给机制灵活(库存“零”)的“按需而制”新模式。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犀牛智造站在产业互联的全新视角,利用数字化技术重新定义制造业,打造了以销定产的敏捷交付模式。一是从技术体系视角看,单机设备、智能产线、工艺优化等全面云化,制造企业核心要素全面上云体系、全面基于云端大脑进行运营的工厂真正实现了IT、OT、AT的融合。二是从技术价值视角看,云端制造实现了需求、设计、研发等资源的全局优化,生产全要素、全产业链、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实时、精准、高效优化,这是工业互联网、工业4.0所追求的目标。三是从商业生态视角看,基于平台,以高质量、透明化的长尾供给来满足海量、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新模式。四是从产业转型视角看,云端工厂重构了服装产业分工格局和价值链体系,建立了一套用最先进的技术改造传统服装行业技术体系,使相对落后的生产供给能力参与到全球生产协作体系中。
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怎样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差异化需求
全球供应链危机仍在继续,增强供应链产业链韧性,成为时代之需。传统的“以产定销”模式下,品牌商的风险较大。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怎样才能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差异化需求?
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陈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涉及系统集成技术研发、行业应用和市场推广的一体化服务等,挑战比较大的是针对不同应用场景下机器、工艺、物料等资源的系统集成和非标设备的设计制造,以满足高度柔性化、个性化生生产和智慧化仓储物流供应。
“这需要按照‘平台+应用’的理念,对上层工业应用进行技术、标准、安全的统一管控,形成统一平台和运营‘核心引擎’,加强企业内部和上下游企业之间各类数据的集中集成和数据向信息、知识和智慧的转化整合,支撑业务应用的模型化、实时化和智能化,其中关键基础设施的高可靠性和场景化适配能力是构建开放式生态的底层支撑。”陈端说。
欧阳日辉表示,通过运用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连通销售预测和柔性制造,通过实现全链路数字化转型,实现供需精准匹配。同时,商业数字化转型将创造企业新供给模式、消费者新需求模式和经济新增长模式。
一是着力推进协同创新型数字化应用。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架构下,越来越多的行业级平台需要更多的协同创新型应用来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协同,协同创新型应用将会是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二是加快发展安全可信的生产制造能力。结合区块链和二级节点,实现电商、金融、供应链等可信数据互通,将工业企业生产数字化能力转化为经营发展能力。三是建设完善线上线下一体开发者社区。建立中国注册开发者最多、活跃用户数最多的工业互联网开发者社区。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开发者社区。重点发展线下的开发者圈子,培育高校开发者群,开展行业协会合作。四是大型平台深度参与各地方产业数字化转型。深度参与全国各地重点产业集群、标志性产业链数字化改造,加强与工业龙头企业、工业信息工程服务机构合作,实现“工业互联网+消费互联网+互联网金融”的资源汇聚和能力叠加,提升全产业链数字化水平。五是努力促成工业互联网繁荣大生态。加快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建设,打造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高地,形成区域新增长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