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钢材价格加速下跌,行业盈利率数据重回2015年水平,对此市场担忧声四起,认为产能过剩将致使行业重新开始长期的衰退,要准备好过紧日子等等,那么造成当前钢铁行业困境的原因是什么?出路在何方?本次专访邀请到上海钢联资讯总监徐向春,来看看他的观点:
核心观点:
1、二季度需求坍塌、供应刚性、原料价格坚挺叠加外部美联储超预期加息等因素导致钢材价格大幅下跌,行业面临供给侧改革以来最困难时期。
2、历史经验表明,在供应严重过剩情况下,如果不主动调整供求关系,仅靠“降本增效”容易进入降本——降价——亏损的恶性循环。为避免陷入囚徒困境,钢企应 根据行业供需变化主动限产,加强行业自律建设以尽快摆脱困境。
3、对钢铁企业而言,再走“降本”的老路收益较小,为避免陷入囚徒困境,钢企应根据行业供需变化主动限产,加强行业自律建设以尽快摆脱困境,头部企业应起发挥榜样作用。
4、下半年市场供求关系将呈现“需求将有所增加、供应明显下降”好转态势,价格有望反弹。
5、长期来看,供应端在粗钢产量压减及“双碳”等行业政策影响下杜绝了盲目扩张的可能;经过供给侧改革之后企业打价格战的空间将日益收窄。不论从产业基本面还 是政策逻辑来讲,钢铁行业重蹈长期亏损覆辙的可能性很小。
Q1:近期钢材价格大幅下跌,上周Mysteel调研274家钢铁企业盈利面仅13.85%,同比下降68.83%,几乎回到2015年的水平,您认为造成目前全行业亏损局面原因是什么?
丨徐向春:二季度以来,钢铁行业陷入大面积亏损,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最困难时期。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需求端的坍塌。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运行不断恶化,国家统计局公布的6月房地产数据仍在下行,新房开工面积同比增速创2020年2月以来新低、土地购置面积同比降48.3%,叠加疫情影响、购房预期走弱等因素,房地产行业短期“硬着陆”风险正在加剧,极大拖累用钢需求。据测算,上半年钢材需求同比下降9%,其中以房地产为代表的建筑业用钢需求降幅更大,直接导致螺纹钢需求同比下降18%。短时间内需求端的急剧萎缩,对价格及市场心态的造成较大冲击。
需求坍塌的同时,钢铁产量却未及时响应变化。一季度冬奥会召开,京津冀地区严格执行限产,全国粗钢产量24338万吨,同比降10.5%,供应大幅下降对冲了年初需求收缩的影响,整体价格表现基本平稳。但是随着限产结束,钢铁产量节节攀升,二季度粗钢产量回升至28350万吨,日均产量较一季度大幅增长12.7%。供需严重失衡,库存也出现反季节性变化,旺季未去库,整体呈现走平态势。最新一期Mysteel调研五大品种库存数据2043.02万吨,自年内高点仅回落18%,较往年30%-50%的降幅明显放缓。
第三个原因,钢铁产业链价格传导遭遇“肠梗阻”。伴随着需求大幅萎缩,黑色系价格全线回落,但是钢材回落幅度显著大于原燃料。4月至7月18日,钢材综合价格指数累计下跌22%,焦炭综合价格指数累计下跌21%,焦煤综合价格指数累计下跌14%,废钢价格指数累计下跌29%。相比去年,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同比降28%,62%铁矿石价格同比降54%,焦煤、焦炭价格指数同比涨30%和5%。焦煤、焦炭价格坚挺,导致钢材成本仅仅下降约20%,远小于钢材跌幅,钢材由盈转亏。
总体来看,供需矛盾加剧,原燃料价格坚挺,外部美联储超预期加息等多重因素叠加下,7月钢材价格持续大幅下行,创下年内新低,钢企也同步进入全面亏损,钢铁行业正在经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最困难的时期。
Q2:近期不少钢铁企业对目前的状况提出了应对策略,主要集中在降本增效的措施上,您认为是否能有效解决困难?
丨徐向春:对个体企业而言,降本增效、压缩库存是重要的生存之道。但是在供应严重过剩的阶段,这种做法治标不治本,历史上也有过深刻教训。
2013-2015年钢铁产过剩十分严重,大家都把扩大市场占有率放在首位,缺乏减产主动性,希望通过降低成本获得竞争优势。原料成本确实一降再降,铁矿石价格低至37美元,焦炭700多元,不可谓不低。但结果如何呢?全行业亏损,大批企业现金流断裂,没有一家企业通过降成本实现盈利。
因此,钢铁企业在努力降成本的同时,更应该从供应端下猛药,自觉减少供应,保持市场动态平衡,才可能获得合理利润。以各种“充足的理由”诸如“单位固定成本太高、工人工资下降、保住当地经济规模及税收收入”等等犹豫观望,希望别人减产自己受益,企图只靠着压低成本改善企业盈利状况、“卷”赢同行,历史证明这种“各扫自家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应对措施只会陷入越降越亏的囚徒困境。
那么限产果真是灵丹妙药?我们用事实说话,水泥行业也存在严重产能过剩,屡屡打价格战,行业苦不堪言。最后达成共识,于2014年主动推行冬季、夏季错峰生产,有效化解了供应过剩难题,稳定了价格改善了效益。近几年水泥行业销售利润率达18%,盈利水平远远高于钢铁行业。钢铁行业也有成功例子,去年四季度钢材需求急剧萎缩,但是由于下半年产量同比大降15%,有效对冲了需求负面冲击,在钢材价格一个多月跌超1000元的情况下,钢铁企业盈利面仍然保持在70%以上,仅仅下降了10个百分点,没有伤筋动骨。今年一季度,京津冀地区错峰生产,产量同比减少30%,也使得全国产量下降10%,尽管一季度需求低迷,但是5月份之前市场供求关系没有恶化,保持了价格总体平稳运行。
在实际限产实践中,中小企业尤其短流程企业做的比较好。以5月份为例,截至5月底Mysteel调研85家独立电弧炉钢厂平均产能利用率为55.87%,同比下降27.96%。但是长流程钢厂产量不降反升,5月底247家钢厂高炉炼铁产能利用率89.26%,同比仅下降2.19%,5月全国生铁产量8049.0万吨,环比增4.8%,同比增2.0%,创出历史新高,这表明长流程钢厂并没有进行适度减产。
近期已有近20家上市钢企发布业绩中报,其中超八成净利润下降,部分钢企预计亏损同比甚至达到了80%-90%。不少钢企意识到危机已近在眼前,改革来之不易的成果可能再次付诸流水,唯有顺应供需变化,主动控制产量,建立行业自律,维护市场秩序才能重回高质量发展之路。
因此,呼吁大钢厂尤其头部钢厂应当在行业自律方面做表率作用。在行业困难时期不仅仅是开会喊口号,而是带头适度减产,这样既能起到榜样作用,又能在提升市场信心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Q3:除推进行业自律机制之外,您认为当前阶段行业应获得怎样的支持?
丨徐向春:与过去铁矿石价格上涨过快蚕食吨钢利润不同,本轮“双焦”价格,主要是焦煤价格同比大涨加重了钢铁行业的成本负担。从煤炭企业公布的年中报告中可以看到,部分煤企净利润最高增长近6倍,这与钢企业绩中报表现可谓是“冰火两重天”,产业链利润向上游明显倾斜。
其主要原因与国际局势动荡造成能源价格大涨有关,澳煤进口继续受限,蒙煤进口增量也难及预期。另外,因各地严防拉闸限电、保障电力供应等原因,动力煤成为了保价稳供政策的主要着力点,但也进一步加剧了焦煤供应的紧张程度,致其价格逐步偏离合理区间。
我们再看一组数据,从需求看,上半年生铁产量同比下降4.7%,表明焦煤、焦炭需求也是下降的。从产业链价格看,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同比降28%,62%铁矿石价格同比降54%,焦煤、焦炭价格指数同比涨30%和5%。当需求下降,并且产业链条其他价格都在大降的同时,焦煤价格却逆势大涨30%,这一反常现象很难用供求关系来解释,而是市场失灵的表现,建议对此应当进行适当干预。
对过高价格进行干预有例可循。最近一年来,为做好煤炭保供稳价工作,国家发改委出台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相关文件,引导动力煤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将长协价格限定在570-770元/吨的区间,加强日常价格波动监测,对囤货居奇、哄抬价格等行为重拳出击,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也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因此,对过高的焦煤价格,呼吁相关部门研究出台政策,促使利润分配重回正轨以维护行业健康发展。
Q4:近期价格大幅下跌,市场心态极度悲观,下半年市场是否有所改观?
丨徐向春:随着疫情得到缓解,经济开始走出低谷,刚刚公布的上半年数据表明经济已经探底回升,下半年有望继续复苏。稳增长政策落地见效、经济基本面的改善将支持下半年钢材需求好于上半年。
从供应来讲,压减钢铁产量政策将继续执行,这意味着即使产量与去年持平,下半年日均粗钢产量也将比上半年下降16万吨,如果压减力度加大,产量将进一步下降。
需求上升、供应下降,使得下半年供求关系将明显好于上半年,这不仅为市场反弹创造了条件,也将使钢铁企业经营情况得到改善。
Q5:市场有担忧认为,钢铁行业将进入长期亏损,接下来会面临“拼刺刀的白刃战、至少持续五年左右”,那您认为这是阶段性的回落还是长期困难的序幕?
丨徐向春:目前钢铁行业面临形势的确非常严峻。这一现象究竟是阶段性的还是长期趋势性的开始,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从需求看,今年需求超预期下降,是诸多因素叠加所造成的冲击,并非常态化现象。
中国钢铁已经需求见顶,预计未来十年左右,需求将呈现平台波动。这里不展开讲述了,仅以房地产为例,因房地产是最大的用钢行业,把握了房地产趋势,对钢材需求变化趋势的判断也就八九不离十。2021年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7.94亿平方米,已经进入见顶区间内,因人口规模下降、老龄化加剧,后续难有继续大幅增量的空间。见顶之后趋势如何?据多家机构预测,中国城镇化65%,这与发达国家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城市化继续推进将为住房需求提供了基本支撑,加上改善及拆迁等因素,未来相当时期内商品房销售规模或维持在14-15亿平方米。
短期来看,前期政策调整、预期转弱以及居民资产负债表调整等因素,房地产行业风险快速上升,短期“阵痛”不可避免,待出清高杠杆、高负债风险之后,房地产有望步入新的平衡期。今年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2.2%,全年假设下降15%,那么今年销售面积约15.2亿平米。以目前的降幅来看或会出现一步到位的可能,进一步持续下降的可能性较小。一旦房地产调整基本到位,这对钢铁行业需求形成有力支撑。因此,目前不能把今年钢材需求非常态的大幅下降简单推演成螺旋式下降状态。
供应方面,经过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后,钢铁产能严重过剩的大包袱基本得以卸下,尤其是清除了1.4亿吨的地条钢产能,极大地净化了市场环境。这一点是与2013-2015年产业基本面重大的区别之一。另一方面,行业对当年恶劣市场的环境仍心有余悸,惨烈的价格战非但未达到出清目的,还将全行业拖入全面亏损泥沼,之后通过2016-2019年供给侧改革、强制停限产等手段压低了原料价格、抬高钢材价格,行业利润才得到改善。几年来产业的大起大落,使得行业自律限产的舆论氛围和共识正在逐步建立,打价格战的空间将越来越小。
另外,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从政策逻辑来讲,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会坐视钢铁行业恶性竞争、长期亏损现象的发生。
“十三五”时期,我国钢铁工业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取得显著成效。在十四五时期,国家主管部门提出继续严禁新增钢铁产能,并研究落实以碳排放、污染物排放、能耗总量、产能利用率等为依据的差别化调控政策,健全防范产能过剩长效机制,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在严控产能的同时,适时对产量进行调节。尤其在去年,当提出粗钢产量压减时行业内外认为是几乎不可能的任务,至年底也是顺利完成了,今年继续提出了压减粗钢产量。这些政策的严格执行落地,将杜绝行业再次进入盲目无序扩张的可能性。
综合以上诸点,尽管目前钢铁行业受到周期及突发性因素影响,利润进入阶段性下降,全面亏损是暂时性的,随着自律性限产以及压减产量政策落地,行业盈利情况将有所改善。至于再次恶性价格竞争、全行业长期亏损的情况,这种可能性是比较小的。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对钢铁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持有良好预期。